大国之器,开放包容。
当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遥望国家复兴,已闻涛声阵阵。在此关键性节点时刻,考验中国未来能够走多远,不仅在于经济总量等硬实力,更在于软实力,尤其是,国家是否开放包容,是否给与民众多元的思想与多彩的生活?
有时候,国家或者城市的竞争力,并不在于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如何成为资源自由交流的中枢,在于能否汇聚全球性的资源。在全球近现代国家发展历史上,移民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往往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国家如此,城市亦如此。
纽约,芝加哥,洛杉矶,东京,首尔等均为全国著名移民城市。而以自由开放、兼容并蓄、文化融合著称的香港,成为亚洲创意中心。
何以为国家中心城市?
不仅在于经济之强盛,商业之繁华,人口之鼎盛,建筑之高大,更在于有开放包容的气度。
能否容纳足够的移民,不仅是一个城市开放度和包容度的体现,更是其有无强大的社会自我更新能力的体现。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博大,是否有包容性,人口结构是最直观的维度,特别是能否容纳外地人、广纳四方豪杰,是判断城市包容能力的最核心标准。
我们的“中国城市包容能力排行榜”本期聚焦国家中心城市,推出“2016年中国中心城市(人口)包容能力排名”。此榜单的衡量标准为净流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以得分高低进行排名。
整体排名解读:
上海GDP居中国城市第一位,亚洲城市第二位,亦是全球著名的的金融中心。净流入人口占比达到40.6%。
近十年来,上海外来人口增加了一倍,逐步从一个讲上海话的城市,衍变为普通话流行的城市,真正成长为国际大都市,其开放度和包容度,比十年前提升了一个档次。
近年上海人口流入几乎停滞,高耸的房价对青年人进入造成巨大障碍,值得警惕。
深莞因为不是国家中心城市,没有进入排名,但是不可否认,这两个城市是中国最博大雄浑的城市。
东莞的发展奇迹,本身就是包容精神的胜利。其净流入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约75%。深圳也接近70%。一直以来,深圳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以其博大开放的文化、融汇百家的气度,率先成为中国设计创意之都。但是,自上世纪后期开始,其包容性有所下降,近年深圳房价飙升,推高了生活成本,阻遏了部分青年的求生之路。长久来看,过高的房价将伤害深圳的城市活力,降低其包容性。
北京是一个复杂的城市,这里有三个世界。
第一个是权力世界,第二个是老北京势力,第三个是以CBD为代表的民间世界和外来世界。 权力、传统与市场三大力量的博弈,使北京的包容度和开放性充满争议。
北京拥有全国最好的学校,最多的央企总部,几乎全部的中央部门,最好的医院,公共资源冠绝全国,在此情况下,净流入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比重至少需超过50%以上,才符合全国民众的期望。北京需要更加开放包容。
天津同样如此,天津取消蓝印户口,以及限房限车,并非上策。天津处于北京之边,在中国的市场体系和权力体系中都很难自处,唯有加大开放力度,建设包容之城,容纳四方人才,才有可能在区域竞争中胜出。
声明:《2023年国家中心城市人口吸纳能力排名:武汉包容能力很差(附2023年排行榜前十排名名单)》一文来源于网络,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版权均归属于其原作者所有。本站承诺不将本文用于任何商业行为,仅为传递知识性正能量信息。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或发邮件到1791363168@qq.com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