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之最 > 中国之最 > 2023中国城市创新能力TOP,10,排名(附2023年排行榜前十排名名单)

2023中国城市创新能力TOP,10,排名(附2023年排行榜前十排名名单)

世界排行榜123网 2023-01-24 21:46:49 手机版

 

2023中国城市创新能力TOP,10,排名(附2023年排行榜前十排名名单):两年前,中国从国家决策层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启"双创"之旅,我们认为创新的重要性优于创业,为简化过程,突出重点,特专致于研发中国城市的创新体系。 本次中国城市创新能力排……世界排行榜123网www.zgjm5.cn)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对你有所帮助!

两年前,中国从国家决策层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启"双创"之旅,我们认为创新的重要性优于创业,为简化过程,突出重点,特专致于研发中国城市的创新体系。     本次中国城市创新能力排名,范围限定在过去一年(2015统计年度)GDP排名全国前十的城市,有两个原因。     一,涉及到的很多指标,各地公报和年鉴中公布程度不一致,若涉及城市过多,有可能数据不准确,为增强数据权威性,第一次排名只选取十大城市。     二,排名本身虽有一定参考性,但最关键的是,通过排名,倡导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同时建立一套标准,没有排进来的城市,若有兴趣,一样可以用这套排名体系,自行计算自己的得分,以衡量所在城市的创新能力,知己知彼,既寻找差距,亦保持和发扬优势,日渐日新。     当下,关于城市创新能力的类似排名,灿若晨星。而本次我们的排名,其重要特点之一,是化繁为简,指向明确,价值观清晰。     创新的两大实体,一为产业与技术,一为人,本次排名,指标体系主要围绕这两大因素,设立五大指标体系。     五大指标体系为:     一,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研发投入强度);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技术创新直接成果)三,每万人专利授权量;四,每万人高校在校生人数;五,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比值(人口活力)。     衡量城市创新能力的五大指标远非完善,对于城市创新更多是参考意义,而非指导意义。学界和城市经营者,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增删和修改,推出自己认为更合理的排名体系。这也是研发者只设定五项指标,更多留白的本意。

  创新能力TOP 10 总排名   排名   城市   1   深圳   2   武汉   3   苏州   4   杭州   5   北京   6   广州   7   成都   8   上海   9   天津   10   重庆

  排名整体解读     此项排名,结果有在意料之中者,亦有令人惊奇者。     深圳名列第一,实至名归,也符合预期。在五项排名中,深圳有三项名列十大城市之首,分别是高新制造业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人口活力以及万人授权专利量;一项名列十大城市次席,即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遗憾的是每万人高校在校生人数,深圳在十大城市平均线以下。不过深圳虽高校在校生不多,吸引的高校生却位居全国第一,体现了强大的综合创新能力。          武汉和苏州在排名中的崛起,令人意外,但是也有迹可循。       武汉得益于排名的两大指标体系,一是每万人高校在校生人数,武汉独步全国,远远领先其它城市,以100人为基数的打分体系中,仅此一项得分就接近500分。另外一项,则确实令人意外,就是武汉的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竟然仅次于深圳,表明武汉在工业技术创新方面的狂飙突进,其推行多年的工业倍增计划,初见成效。     苏州超越北上广,位列十大城市的探花之席,也主要得益于两大指标体系内的突飞猛进。一是每万人专利授权量,苏州仅次于深圳,超过北京,也超过长三角的杭州、上海;二是苏州的高技术制造业,一贯十分强势。在中国高端制造业的比拼中,苏州与深圳形成争雄之势,而非外界单凭印象中的深圳与上海争雄。     杭州位居第四,在各项指标中都比较均衡,部分指标比较靠前,如每万人专利授权量,杭州在十大城市中排名前三。     北京和广州位居中游,体现了其均衡的创新能力,在部分领域还有比较突出的优势。北京的研发投入强度位居十大城市之首,放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比较,也仅次于绵阳等极少数科技大市,其每万人高校在校生人数和人口活力均位居十大城市第三位,北京唯一的弱势,是高技术制造业的优势不强,远逊于深圳、苏州和武汉。这也与北京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有关。广州的每万人高校在校生人数仅次于武汉,排名十大城市第二,但是其研发投入强度偏低,与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不符,高技术制造业也不发达,远逊于近邻深圳。     成都位居第七,排名高于其GDP在十大城市中的排名。体现出了比较强的创新**。成都的高技术制造业超越了北上广,以及近邻重庆。近年来承接东部制造业转移,加上本土工业的升级,创新城市攻略开始收效。成都的每万人高校在校生人数和每万人专利授权量也排名第五,尤其是后者非常重要,超越其未来的重要工业竞争对手武汉,也超越近邻重庆。     天津坐拥滨海新区,研发投入强度排名十大城市第四,人口活力和每万人高校在校生人数排名第六,但每万人专利授权量没有优势,更遗憾的是,天津投入巨大,但是在高技术制造业领域,没有实现大的突破。     重庆在局部具有创新优势,其每万人高校在校生人数超过深圳和苏州等重镇,重庆虽坐拥两江新区,部分高新产业表现突出,但是整体上产业升级还没有完成,每万人专利授权量和研发投入也比较靠后,这主要是因为重庆虽是一个市,但是面积接近半个省,且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拉低了平均水平。       重庆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常住人口少于户籍人口,说明重庆是一个人口流出大市,值得警惕。不过重庆未来也无需过于担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外流人口会逐步回流,同时,随着重庆对于西部的辐射能力提高,未来还可以吸引广大的西部人口流入,预计未来十年内,应该可以逆转人口流出趋势。

共 3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2023中国城市创新能力TOP,10,排名(附2023年排行榜前十排名名单)》一文来源于网络,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版权均归属于其原作者所有。本站承诺不将本文用于任何商业行为,仅为传递知识性正能量信息。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或发邮件到1791363168@qq.com处理!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