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事件 > 两会什么时候开,必须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附2023年最新排行榜前十名单)

两会什么时候开,必须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附2023年最新排行榜前十名单)

世界排行榜123网 2023-01-30 16:47:25 手机版

 

两会什么时候开,必须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附2023年最新排行榜前十名单):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闭幕会,至此,2022年全国两会圆满落下帷幕。而“稳”作为关键词,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共出现76次。《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坚持稳字当头、……世界排行榜123网www.zgjm5.cn)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对你有所帮助!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闭幕会,至此,2022年全国两会圆满落下帷幕。

而“稳”作为关键词,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共出现76次。《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稳住经济大盘。

今年将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在这样的背景下,稳增长具有特殊的意义。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2022年稳增长政策发力点在哪?企业应如何抓住机遇?

保持经济增速运行在合理区间

两会最引人关注的是《政府工作报告》将经济发展各类目标确定在什么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宏观政策调控的力度与方式,也是预判全年经济运行态势的重要参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5.5%左右,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强调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回望2021年,中国经济持续复苏、平稳运行,2021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114万亿元,约17.7万亿美元,以美元计较2020年增长超过3万亿美元。与此同时,2021年我国全年经济累计同比增长8.1%,显著高于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经济增速大于6%的预期目标。总体来看,2021年我国经济总体保持复苏态势,但下半年增速有所放缓。面对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发达国家通胀压力上涨、供应链持续紧张等挑战,今年经济增长设立的目标虽然较上年有所下降,但仍高于2020—2021年的两年平均增速(5.1%)。

有专家称,今年设定的5.5%目标增速并不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4.4%,发达经济体的增速也只有3.9%,相比之下,中国在较高基数上实现5.5%的中高速增长并不容易。“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中提出203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据测算,未来十几年我国仍需保持4.0%左右的平均增速。可以看到,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仍有必要维持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有效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认为,5%作为2021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底线,也是潜在经济增速的下限,需确保守住;5.5%则是一个需要努力争取才有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样的增长目标有助于更好地衔接和完成“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经济发展目标。

澳洲会计师公会公布最新发布的《2022年中国内地经济前景与商界信心调查》显示,69%受访者预计中国GDP将在2022年实现5%或以上增长,普遍对2022年经济稳定增长持乐观态度。商界的信心源自中国有效的疫情防控,以及政府政策调控在内一系列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举措落地。

“双碳”考核更灵活、弹性加大

2021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出台了碳达峰行动方案,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1年两会,碳达峰、碳中和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查阅近5年来生态环境部承办的建议提案发现,“双碳”相关提案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据了解,2021年,生态环境部承办全国两会建议提案1024件,其中,承办总量和主办件数量同比增长均达到20%以上。

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继续关注“碳达峰、碳中和”领域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提出,在“双碳”目标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必然选择,建议出台风能、光能、生物质能等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制定更明确的装机和进度目标;进一步发挥国有能源电力企业在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中的压舱石作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专业机构的作用,引导产业有序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明阳集团董事长张传卫提出,在粤港澳大湾区翠亨新区打造首个“双碳”经济示范区。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通过调研,结合一线探索和产业发展趋势,围绕“双碳”目标以及如何更好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带来了涉及全域智能充电网、清洁能源、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户用光伏等方面的10余份提案。

在3月7日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香港X科技创业平台和创科香港基金会主席、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作大会发言时谈到,“双碳”目标可释放巨大的低碳发展潜能,为东西部互补融合发展提供新的共享引擎。沈南鹏强调碳中和布局要做好“全国一盘棋”,重点“算好三本账”。他提出,一是算好“西能东输”的经济账,把西部地区的清洁能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二是算好“产业转移”的效益账,不让西部在“存量减碳、增量避碳”的产业发展中掉队;三是算好“固碳增汇”的生态账,打通西部“点绿成金”的转化通道。

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这一转变将有利于地方政府加大新能源规划、利用和开发,激励企业消纳绿色低碳能源,促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促使传统高能耗企业绿色低碳转型,进而逐步实现能源转型。未来,“双碳”工作的相关考核,会涉及更多行业,同时也会更加精细和灵活。

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在部长通道中提到,通过推进“双碳”工作,可以创造非常多的发展机遇和商业机会,大规模推进新兴产业发展,推动老旧小区更新改造,促进农村、城市生活环境的改善。

据了解,我国主要发电企业用于包含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电源基本建设投资额占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风电电源基本建设投资额占比已达到50%左右。过去10年间,我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也已从2012年的6,000万千瓦,上升至2021年的3.3亿千瓦,带动我国风力发电成为继火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主力电源。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生态环境目标的表述有所变化。除继续强调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外,今年强调能耗强度目标“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这一转变将进一步加速我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此外,通过加快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将推动钢铁、有色、化工等高耗能制造业企业的绿色化转型改造,如加大在新型电力和新能源装备、排放物处理装备等领域的相关投资。

两会什么时候开(必须稳健把握宏观政策)

如果减税降费效果好,还会加大力度

减税成为2022年积极财政的重头戏。

在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从今年我收到的有关报告看,普遍把减税降费作为对政府宏观政策的第一期待。我们这次调整了结构,把退税顶在前面。所谓退税,就是按照增值税税制的设计,对市场主体类似于先缴后返的税额,我们采取提前退税的办法,就是一次性把留抵的税额退给企业,规模1.5万亿元以上。如果效果好,我们还会加大力度。”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此次减税,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一方面,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并提高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各地也要结合实际,依法出台税费减免等有力措施,使减税降费力度只增不减,以稳定市场预期。另一方面,综合考虑为企业提供现金流支持、促进消费投资、大力改进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今年对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退税。优先安排小微企业,对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足额退还。重点支持制造业,全面解决制造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生态环保、电力燃气、交通运输等行业留抵退税问题。

澳洲会计师公会华北区委员会委员吴嘉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减税降费政策符合广大企业和纳税人的需求;2.5万亿元的减税总量,跟去年的1.1万亿元相比,在规模上扩大了不少;减税重点在中小微企业和一些重点行业,体现了精准性;多元化则是退税和免税结合,加计扣除和留抵退税等多方面的组合。“特别是留抵退税,对于纳税人现金流的影响较大,2022年的减税降费政策用12个字形容:‘应诉求,破规模,提精准,多元化’。”吴嘉源说。

普华永道中国市场主管合伙人梁伟坚在谈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公布的一揽子减税降费措施的特点时表示,一是退税减税措施明确指出要确保退税减税这项关键性举措落实到位,为企业雪中送炭,助企业焕发生机。二是利用税费措施,促进产业和企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制造业等6个行业的退税减税达1万亿元的规模,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受益、受惠也达1万亿元的规模,可谓精准发力。三是多种类型组合税费支持,全面解决制造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生态环保、电力燃气、交通运输等行业留抵退税问题,进一步释放企业的现金流压力。

梁伟坚称,减税降费措施落实后,企业可以将享受到的税费红利投入到扩大再生产及创新研发项目上,投向设备购买和技术研发等再生产活动中,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为未来长期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特别是结合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完善设备器具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企业开展创新的积极性将会更高,有助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外贸领域的发展以“稳”字为先

面对当前的国际局势以及国内的发展环境,今年外贸领域的发展以“稳”字为先。2021年,我国对外贸易增长21.4%,达到39.1万亿元。同时,全年吸收外资再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了1万亿元。在去年如此高的基数下,今年外贸增长压力较大。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制度性开放力度,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连续5年缩减了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不断扩大自贸区范围,新拓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地区。预计今年将通过出台更多的制度性开放措施,来实现稳外贸和稳外资的重要目标。《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跨境电商、海外仓、创新发展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等将成为下一步优化外资外贸的重点领域,也是推动外贸增长的核心引擎。

全国政协委员杨维刚提案称,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鼓励企业依托境外跨境电商平台等多种方式扩大海外市场规模,拓展数字贸易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数字贸易港”建设,打造数字贸易产业发展示范基地,依托数字贸易带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政府引导、院校为主、企业参与”的数字贸易人才培育合作机制,着力增强对数字贸易领域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夯实数字贸易发展的人才支撑。

今年1月1日生效实施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有望带来庞大贸易创造和投资增加效应,将对稳外贸发挥重要作用。对于这个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支持企业用好优惠关税、原产地累积等规则,扩大贸易和投资合作。

针对深化RCEP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全国人大代表、东方国际集团东方国际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伟建议,鼓励引导企业主动整合RCEP区域内优质资源,政府出台政策引导鼓励企业主动整合区域内优质原料、技术研发和市场渠道等资源,建设面向全球的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和创新中心等,向合作研发、联合设计、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高端环节延伸,并与国内产业链形成协调互补,形成自主国际生产体系。企业要把握区域消费市场扩容升级新机遇,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地位。RCEP区域内消费市场增长潜力巨大,为我国跨境电商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王伟称,要支持跨境电商供应链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发展海外仓、海外分市场。她建议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商发展环境和政策体系,发展具有显著区域和专业化特征的跨境电商园区,形成区域特征明显的产业生态区,同时拓展海外仓的投融资渠道,支持海外仓重点项目建设。

共 3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两会什么时候开,必须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附2023年最新排行榜前十名单)》一文来源于网络,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版权均归属于其原作者所有。本站承诺不将本文用于任何商业行为,仅为传递知识性正能量信息。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或发邮件到1791363168@qq.com处理!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