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后宫妃嫔不少,但是长大成人的儿子却不多,只有四位:三子弘时,四子弘历,五子弘昼和六子弘瞻。
因为前面几位兄长早逝,三子弘时就成为名义上的长子。
弘时比弘历大七岁,1722年,他的父亲雍正即位的时候,弘时已经18岁了。此时,六子弘瞻还没有出生,在仅有的三位皇子中,弘时既是长子,母亲的出身和地位又远在弘历的母亲之上,看起来是比较完美的皇储人选。
但是出乎意料的,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亲自书写了密旨,将年仅13岁的弘历内定为继承人,根本没有考虑已经成年的弘时。
为什么雍正更中意弘历,却没有看中弘时呢?
这还得从雍正与自己兄弟们的关系以及弘时的性格说起。
雍正画像,网络图
一、龙生九子
弘时的母亲齐妃李氏是雍正的侧福晋,这位侧福晋生了三个儿子,唯一长大成人的就是弘时。
弘时出生于1704年,那时候雍正的身份还是贝勒,三年后,也就是1709年才被封为和硕雍亲王。
和硕雍亲王在父皇康熙的众位皇子中,显然并不是十分耀眼的一位:康熙子女众多,光长大成人的皇子就有二十来位,比他还出色抢眼的并不只一位:
皇长子胤禔,虽然不是嫡子,但是身居长位,才华横溢,兼具各种美德,并不是完全没有被立为皇储的机会。
嫡长子胤礽,这是皇后生的,根基很正,在兄弟中排行也靠前,刚一岁多就被立为太子,后来虽然两经废立,地位略显不稳,但是最大的机会仍然在他手中。
皇三子胤祉,博学多才,是雍正的得力助手。
和硕雍亲王胤禛在一众兄弟中排序第四,按照当时“立嫡、立长”的规矩,他前面还有三位强大的竞争对手。
年龄大的已经有了三位,比胤禛年纪小的皇子们有几位也十分出色,很得康熙欢心,他们雄心勃勃,对皇位虎视眈眈:
皇八子胤禩,康熙一直都很喜欢他,大臣们也都称赞他贤能,为人谦和,18岁时就和四哥、五哥和七哥一起被封为贝勒,是受封爵位的皇子中最年轻的一位。
皇十三子胤祥,文武双全,他继承了满人的传统技艺,精于骑射,神勇异常,又擅长书法,一直深得康熙的器重。
皇十四子胤禵,他和胤禛是一母所生,自小就聪明出众,他的九哥胤禟曾经评价他说:“胤禵聪明绝顶,才德双全,我兄弟皆不如也。”胤禵一直深为康熙厚爱,经常跟随父亲出巡,享有各位兄弟都没有的特殊优待。
1718年,胤禵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代替康熙亲征。身负重任,又大权在握,康熙对他的赏赐更加频繁、厚重,兄弟中没人能与之相比。
胤禩画像,网络图
胤禵虽然和胤禛是一母同胞,但是他和皇八子胤禩的关系却最好。
二、九子夺嫡
1708年,康熙第一次废黜太子胤礽,虽然第二年又复立太子,但是太子地位的动摇,逗引出了诸位皇子的野心:
皇长子胤禔一直密切关注着皇太子,为了争夺皇储之位,他煞费苦心,甚至对废太子胤礽实施魇术。
皇八子胤禩十分聪慧,性格又谦和,吸引了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和皇十四子胤禵等人的追随和拥护。胤禩不仅和自己兄弟们交情好,在王公大臣们之中也很有威望,在江南文人中享有极好的口碑。
皇长子胤禔在自己争储失败之后,转而向康熙推荐胤禩;几乎与此同时,朝廷中的重臣也联名保奏胤禩为太子,这和康熙想复立胤礽的心意不大相合。
种种迹象都让康熙对胤禩有了怀疑和防范之心。
和众位兄弟的虎视眈眈相比,胤禛的表现显得非常淡定从容,他显得对皇位没有任何企图,仍然一如既往地对皇太子胤礽表现出支持的态度,和诸位兄弟和平相处,甚至还自称“天下第一闲人”,一副与世无争的派头。
胤禛不争不抢的态度反倒获得了康熙的好感:1721年,在康熙登基60周年大庆时,胤禛受命到盛京祭告祖陵;
冬至之时,胤禛再次代替康熙到南郊祭天。
一系列的活动都表明:康熙越来越信任皇四子胤禛。
康熙画像,网络图
此时皇太子胤礽已经再次被废黜,皇太子之位空缺,虽然康熙并没有明令让胤禛替补太子之位,但是他接连对胤禛委以重任,都显示了他内心的倾向。
1722年,康熙病逝,皇四子胤禛奉遗诏即位,是为雍正。
三、皇权与手足
雍正登上皇位之后,围绕皇权的争夺却并没有结束,雍正不得不采取多种措施来巩固自己的位置,首当其冲的就是胤禩,因为他之前当皇储的呼声最高,此时就成为雍正打击的首位人选:
胤禩先是受命担任总理事务王大臣,但是却逐渐被孤立,之前与他有亲密来往的人都被逐渐遣散,然后他又被派到工部办理事务,因为新施工的帐房油漆味大而受到惩罚,被罚和工部侍郎、郎中等官员在太庙前跪了一天一夜。
这还只是惩治的开始,之后的两年时间,胤禩屡受斥责,最终于1725年十一月,他被革去王爵之位。
1726年正月,胤禩、胤禟被革去象征宗室身份的黄带子,由宗人府除名。
1726年六月初一,雍正向全国公布了胤禩、胤禟、胤禵等人的罪名,胤禩罪状四十款,胤禟罪状二十八款,胤禵罪状十四款。
胤禵被革去王爵,被囚禁在景山寿皇殿内,直到雍正崩,乾隆即位才得以自由。
胤禩也被囚禁,并获得了雍正赐给他的一个带有侮辱性质的名字:阿其那。
胤禟的境遇和他差不多,被囚禁在保定,雍正赐他的名字是:塞思黑。
他们的儿子也分别被赐予了带有贬义意味的名字。
1726年九月初八,胤禩病死在监禁之地。
几乎是在同一个时间,胤禟也在保定囚禁之所悲惨地死去。
四、两位皇子
雍正在对付自己这些兄弟的时候,他的举动难免被朝廷大臣们议论,但是议论归议论,真正到了强势的雍正面前,并没有人敢多说话。
但是弘时就不一样了。
弘时不仅是雍正的长子,当然同时他还是胤禩的侄子。
胤禩的人缘很好:朝中重臣愿意拥立他为皇太子,在自己兄弟们之中,他一直是大家拥护爱戴的对象,在弘时这个侄子眼中,他自然也是有着耀眼光环的存在。
雍正的性情比较隐忍,属于放到人群中并不显眼,但是自己暗暗努力的那种。
雍正和胤禩两个人是明显不同的性格,一般来说,能看懂雍正的人少,但是被胤禩的耀眼光环所吸引的却不在少数,其中包括雍正的同胞弟弟胤禵,后来还有雍正的儿子弘时。
弘时的影视形象,网络图
喜欢亮闪闪的、耀眼的东西,是一般人的习性。在别人忙着闪耀或者追逐光芒的时候,雍正是沉静地做自己的人。
他的沉静和隐忍,不仅他的同胞兄弟没懂,连自己的儿子弘时也没懂,所以他们都跑到了胤禩的阵营。
雍正是众位兄弟中比较冷静,也是比较寂寞的一位。但是不久之后,他就发现了另外一个和自己相似,同样喜欢沉静地做自己的人。
那就是他的儿子弘历。
弘历生而不同,雍正显然看出了这一点:这个孩子很像自己!
很像雍正的弘历,对于父亲处理众位叔叔的行为显然也是知道的,那时候他已经十五岁了,他的爷爷康熙在他这个年纪已经开始设计擒拿鳌拜了,弘历深得他爷爷和父亲的言传身教,颇有城府,知道父亲的每一次举动都是为了皇权的稳定。
他懂得忍下亲情的不舍去成全皇位的稳固,所以他隐忍不言。
像他的父亲所做的。
像他的爷爷曾经做的。
忍不下去的,是弘历的哥哥弘时。
弘时虽然比弘历大7岁,但显然没有弘历的胸襟与气度,他忍不下去了,所以把不满在父亲雍正面前表达了出来。
皇家父子,可以有亲情,但是更多的,是大局。
只有懂得这一点,才可以承继大统。
五、亲生父子
弘时说出自己心中不满的时候,点燃了雍正心中的怒火:同胞弟弟胤禵跑向了胤禩的阵营,难道自己连亲生儿子也留不住吗?
雍正有着为人父亲宽和的一面:他曾经亲自挑选德才兼优的学者蔡世远、王懋竑等人担任弘时的老师,希望他能够向这些学识渊博的贤人学习,尤其是王懋竑行事谨小慎微,如果弘时能够学得一星半点,一定能够从中受益。
雍正画像,网络图
很显然,弘时的学习效果并不让雍正满意,他的性子仍然十分直率,带着几分任性和鲁莽。他从老师那里或许学到了一些知识,但是并没学到如何更有见识:他仍然没看懂自己父亲的所作所为。
所以,在看到父亲惩治自己爱戴的皇八叔胤禩时,他忍不住要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慨。
可以说弘时很正直,正直到敢于为自己受委屈的叔叔们打抱不平,虽然这样的打抱不平除了激怒父亲之外,并没有取得任何他期待的效果。
对于自己儿子的不满,雍正没有做过多的解释,他用一个动作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将弘时过继给胤禩。
因为现在胤禩被削去宗籍,所以弘时也受到同样处罚:除去宗籍,撤掉黄带。
《清史稿》中这样记载:“弘时雍正五年以放纵不谨,削宗籍,无封。”
弘时大概没想到自己会得到这样的结果,他的率性妄为给他带来了自己承受不住的后果。
1727年八月,大概无法承受惩罚之重,弘时抑郁而终,时年24岁。
此时,他的皇八叔胤禩死了还不到一年。
8年以后,1735年,弘历即位,是为乾隆。
乾隆岁朝行乐图,源于网络
乾隆即位以后,马上为自己的宗室成员做了几件事:
首先,将囚禁已久的胤禵等人放出,并恢复他们的爵位;
其次,追复哥哥弘时的宗籍,将他重新收入谱牒之内。
第三,恢复胤禟等人的爵位。
宗室之间的仇怨与打压,乾隆年少之时必定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不过他和弘时不同,他更懂得如何韬光养晦,他知道唯有保住自己,才能保全自己关心的人。
声明:《爱新觉罗弘时简介,历史上雍正儿子弘时的最终结局(附2023年最新排行榜前十名单)》一文来源于网络,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版权均归属于其原作者所有。本站承诺不将本文用于任何商业行为,仅为传递知识性正能量信息。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或发邮件到1791363168@qq.com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