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子是中国人民创造的风景建筑物。它在水光山色之中,是天然图画的重要点缀,也是供人休憩、纳凉、赏景的好去处。亭,遍布于神州风景名胜中,风格各异,秀丽多姿。
在这许许多多的亭子里,其中有十座亭子最为有名,成为享誉中外的人文景观。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十大古亭,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古代十大名亭(中国历史上十大古亭)
十、爱晚亭,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清风峡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为清代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据“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名爱晚亭。
爱晚亭占地面积50平方米,边长6.23米,台基高0.4米,通高12米。内金柱圆木丹漆,外檐柱四根,由整条方形花岗石加工而成。亭顶重檐四披,攒尖宝顶,四翼角边远伸高翘,覆以绿色琉璃筒瓦。亭内有一横匾,上刻毛泽东手迹《沁园春·长沙》一词,亭正面额朱色鎏金“爱晚亭”匾,系毛泽东而题。亭中方石上刻有张南轩和钱南园游山的七律诗。爱晚亭古朴典雅,亭坐西向东,三面环山,整体上保留了较多清代亭台楼阁建筑的风格。
九、翠微亭位于飞来峰的半山腰上,飞来峰附近有很多临泉的大亭子。
但翠微亭有所不同,爬到半山腰才能看见。这是一座和岳飞有关的亭子。
岳将军曾经写过一首《登池州翠微亭》,而杭州这座翠微亭则是岳飞遇难后,南宋另一抗金名将韩世忠为纪念他建造的,因此亭子也带上了一些忠义气节的气质。
翠微亭在飞来峰上,亭子小巧玲珑,亭旁山径旋绕,掩映在苍松古木之中,朴素而端庄。 韩世忠于岳飞死后以障眼法在飞来峰建了“翠微亭”。
内上方有48字:绍兴十二年,清凉居士韩世忠因过灵隐登览形胜, 得旧基建新亭,榜曰翠微,以为游息之所,待好奉者。三月五日写彦直书。
亭上有楹联云:“路转峰回藏古迹,亭空人往仰前贤。”今日的翠微亭是1924年时在原有亭址上重新修筑的。随着政治形势的变换,翠微亭几度兴废重建。安徽池州、浙江杭州翠微亭各自历经劫难,但今天两地所存翠微亭在外形和规制上仍保持相同,遵循着韩世忠当年建亭时的初衷。
八、问月亭是中国有名的亭子之一,问月亭相传唐宋诗人李白、苏轼等曾来恩施游览,写恩施风光诗。后人在恩施古城建亭纪念,名曰“问月亭”。问月亭是恩施著名的文化古迹。历代墨客写的问月亭诗数不胜数,有墨有沉香,景色壮丽,是一幅深邃的文化景观。
恩施问月亭建在古城北门外的碧波峰上,据说李白的诗《把酒问月》就写在这里。唐之德二年(757年),李白与李林王的叛乱有牵连,被唐肃宗流放到夜郎。途中经过恩施,经常在明月当夜登上碧波峰,抒发对明月的情怀,感叹过去与现在,所以在这里写下了这篇名篇。后来人们把这个地方叫做太白台,后来恩施修建了问月亭、太白楼等纪念建筑。
据《明一统志》记载,“问月亭在城北碧波峰上,相传李白是夜郎,尝此处问月”。还载有恩施卫福义同治宋宏泰,他在此筑问月亭。宋宏泰是福建莆田举人。当时,师的军民指挥使司深知中原文化对少数民族人民的影响之大,因此修建了问月亭以纪念对中原文化影响深远的李白。
七、陶然亭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陶然亭是中国四大历史名亭之一。 陶然亭公园 是 北京 建市之后最早兴建的一座现代园林,名闻遐迩的陶然亭、慈悲庵等建筑都坐落在这里。虽然这里没有皇家园林金碧辉煌、肃穆端庄的气势,但是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如意流畅的布局展示出了自身的特色;因其地为燕京名胜,素有“都门胜地”之誉。
荷花时节是陶然亭最美的样子,湖面枉舟荡滚,莲花朵朵,微风拂面,令人神情陶然;陶然亭三面临湖,取唐代诗人白居易“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的诗意,为亭题名为“陶然”。陶然亭周围还有许多著名的历史胜迹,紧邻始建于元代的慈悲庵,西北有龙树寺,东南有黑龙潭,西南有风氏园,正北有窑台…… 这些名胜产生年代多早于陶然亭,有的甚至早于慈悲庵,它们都曾各自的辉煌过,也向来都是文人墨客宴游觞咏之地。
六、历下亭为济南名亭之一,因其南临历山(千佛山)而获“历下亭”,又称古历亭。
历下亭所处的整个岛上绿柳环合,花木扶疏,亭台轩廊错落有致,修竹芳卉点缀其间。
简介: 历下亭为济南名亭之一,因其南临历山(千佛山)而获“历下亭”,又称古历亭。历下亭所处的整个岛上绿柳环合,花木扶疏,亭台轩廊错落有致,修竹芳卉点缀其间。春天,修竹婆娑,翠柳笼烟;秋日,湖水荡漾,荷花溢香,凉风徐吹,被称作“历下秋风”,为古时历城八景之一。
位于明湖水面诸岛中最大的湖心小岛上,因处历山之下而得名。它四面临水,绿柳环绕,古朴典雅,红柱青瓦,八角重檐,朱梁画栋,是一座轩昂古雅的木结构建筑。历下亭年代久远,几多变迁。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著名诗人杜甫曾与 北海 太守李邕饮宴于历下亭,并写下《陪李 北海 宴历下亭》诗。诗中“海右此亭古, 济南 名士多”一句被人广为传诵,历下亭也因此名扬天下。
五、放鹤亭,为彭城隐士张天骥所建。亭南北长11.95米,东西深4.95米,歇山飞檐,古朴幽雅。张天骥自号“云龙山人”,苏轼任徐州知州时与其结为好友。山人养了两只仙鹤,每天清晨在此亭放飞仙鹤,亭因此得名。元丰元年秋,苏轼写了《放鹤亭记》,除描绘了云龙山变幻莫测的迷人景色外,还称赞了张山人的隐居生活,塑造了一个超凡出群的隐士形象。因此文脍炙人口,被选入《古文观止》,云龙山和放鹤亭也因此闻名于世。鹤,乃古代贤士也。古有林逋“梅妻鹤子”之美谈,再有张天骥隐居之不仕之名。放鹤乃喻招贤士也。
四、沉香亭,是唐代兴庆宫的一个重要建筑,位于唐长安城兴庆宫内龙池东北方。1958年在原址复建,为西安兴庆宫遗址公园标志建筑之一。辛弃疾《贺新郎·听琵琶》对其进行了描述。
简介: 沉香亭是西安兴庆公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历史悠久。也是唐宫中亭名,唐玄宗与杨贵妃赏牡丹召李白作诗的地方。宋代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上:禁中重木芍药,上移植于沈香亭前,会花方繁开,上乘照夜白,妃以步辇从。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遽命李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学士李白,立进《清平乐》词三篇。
三、浙江杭州西湖湖心亭
简介:在西湖中央,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小于三潭印月。大于阮公墩,合称“湖中三岛”——湖心亭为“蓬莱”,三潭印月是“瀛洲”。阮公墩是“方丈”。但是历史非常悠久,是西湖三岛中最早建设的岛,“湖心平眺”在清代的时候被列为“钱塘十八景”之一。
在宋、元时曾有湖心寺,后倾圮。明代有知府孙孟建振鹭亭,后改清喜阁,是湖心亭的前身。在湖心亭极目四眺,湖光皆收眼底,群山如列翠屏,在西湖十八景中称为“湖心平眺”。清帝乾隆在亭上题过匾额“静观万类”,以及楹联“波涌湖光远,山催水色深”。岛南又有石碑,不伦不类地题著“虫二”,据说也是乾隆御笔,这是将“风月”二字的外边部分去掉,取“风月无边”的意思,这种文字游戏是文人痼疾,看来连帝王也不能免俗。
值得一提的是胡来朝作《湖心亭柱铭》:“四季笙歌,尚有穷民悲月夜;六桥花柳,浑无隙地种桑麻”。这副铭文虽有些煞风景,但游人读了未必没有好。”亭前有乾隆皇帝手书“虫二”石碑,正好是繁体“风月”去掉周边笔画后所剩的字,寓意此处风月无边之意。湖心平眺被列为清西湖十八景之一,环岛皆水,环水皆山,置身湖心亭,确有身处“世外桃源”之感。
二、兰亭(流殇亭)
位于兰亭内的流觞亭面阔三间,四面有围廊。亭前有一弯弯曲曲的水沟,水在曲沟里缓缓的流过,这就是有名的曲水。当年王羲之等人就是列坐在曲水岸边,有人在曲水的上游,放上一只盛酒的杯子,酒杯有荷叶托着顺水流漂行,到谁处停下,谁就得赋诗一首,作不出者罚酒一杯。当今很多游人来到这里,兴致勃勃地用塑料杯子,盛上饮料,放在曲水里"流觞",体味当年曲水邀欢的情趣。
兰亭布局以曲水流觞为中心,四周环绕着鹅池、鹅池亭、流觞亭、小兰亭、玉碑亭、墨华亭、右军祠等。鹅池用地规划优美而富变化,四周绿意盎然,池内常见鹅只成群,悠游自在。鹅池亭为一三角亭,内有一石碑,上刻“鹅池”二字,“鹅”字铁划银钩,传为王羲之亲书;“池”字则是其子王献之补写。一碑二字,父子合璧,乡人传为美谈。流觞亭就是王羲之与友人吟咏作诗,完成《兰亭集序》的地方。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42人,为过“修禊日”宴集于此,列坐于曲水两侧,将酒觞置于清流之上,飘流至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三觞。这次聚会有26人作诗37首。王羲之为之作了一篇324字的序文,这就是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王羲之书法代表作《兰亭集序》。兰亭也因此成为历代书法家的朝圣之地和江南著名园林。
小兰亭西侧“乐池”为最近新建,池面十亩许。临池有一草亭,曰“俯仰亭”。池中有竹排、小舟,池西有饭庄、茶室供游人休憩。小兰亭东侧为“流觞亭”,这里是兰亭的中心。亭前曲水叠石,绿柳成荫,是今人流觞咏饮、举行仿古活动的场所。出流觞亭北行有御碑亭。御碑正面为康熙手书的《兰亭集序》全文,阴面是乾隆书写的《兰亭即事》诗。系东南地区罕见巨碑。从御碑亭再北行,出园林北门,为兰亭江,浅溪清流,绕兰渚山陂潺潺而过。水底游鱼卵石,清晰可数,溪滩甚宽,近年中开辟为举行群众性水上修禊活动的场所。和兰亭隔水相望的“兰亭书法博物馆”也为近年所新建,位于山陂之上,四周树木葱茏,环境幽雅。
一、醉翁亭坐落在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是安徽省著名古迹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写的就是此亭。
醉翁亭小巧独特,具有江南亭台特色。它紧靠峻峭的山壁,飞檐凌空挑出。数百年来虽屡次遭劫,又屡次复建,终不为人所忘。
醉翁亭一带的建筑,布局紧凑别致,具有江南园林特色。总面积虽不到1000平方米,却有九处互不雷同的景致。醉翁亭、宝宋斋、冯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古梅台、览余台,风格各异,人称“醉翁九景”。醉翁亭前有“让泉”,泉请客送礼是小溪,终年水声潺潺,清澈见底。
琅琊山不仅山色淡雅,而且文化渊源久远;自唐宋以来韦应物、欧阳修、辛弃疾、王安石梅尧臣、宋濂、文征明、曾巩、薛时雨等历代无数文豪墨客,赋诗题咏,皆在山中。
醉翁亭中有宋代大文豪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碑刻称为“欧文苏字”。亭后最高处有一高台,名曰“玄帝宫“,登台环视,只见群山滴翠,百鸟齐鸣,令人心旷神怡!
醉翁亭的由来: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来到滁州,认识了琅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并很快结为知音。为了便于欧阳修游玩,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欧阳修亲为作记,这就是有名的《醉翁亭记》。从此,欧阳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乐饮酒,“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因此得名。
欧阳修不仅在此饮酒,也常在此办公。有诗赞曰:“为政风流乐岁丰,每将公事了亭中”。 醉翁亭落成后,吸引了不少游人。当时的太常博士沈遵便慕名而来,观赏之余,创作了琴曲《醉翁吟》(一曰《太守操》),欧阳修亲为配词。现在冯公祠前面的一副 对联“泉声如听太守操,海日已照琅琊山”,便是说的这件事。事隔数年之后,欧阳修和沈遵重逢,“夜阑酒半”,沈遵操琴弹《醉翁吟》,“宫声三迭”,“有如凤轻日暖好鸟语,夜静山响春泉鸣”。琴声勾起了欧公对当年在亭间游饮往事的追忆,即作诗以赠。”
醉翁亭初建时只有一座亭子,北宋未年,知州唐俗在其旁建同醉亭。到了明代,开始兴盛起来。相传当时房屋已建到“数百柱”,可惜后来多次遭到破坏。清代咸丰年间,整个庭园成为一片瓦砾。直到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全椒观察使薛时雨主持重修,才使醉翁亭恢复了原样。
声明:《中国古代十大名亭,中国历史上十大古亭(附2023年最新排行榜前十名单)》一文来源于网络,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版权均归属于其原作者所有。本站承诺不将本文用于任何商业行为,仅为传递知识性正能量信息。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或发邮件到1791363168@qq.com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