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标”领跑3G时代
今年元旦,通信业巨头们期待已久的3G牌照终于发放——中国通信正式进入了“第三代”。其中,中国自主研发的3G标准TD-SCDMA的牌照,颁发给了“老大哥”中国移动公司。从中能看出政府对TD这一“国标”的期待——凭借中国移动的超强运营,让TD在与其他3G标准的竞争中,不落下风。 对于消费者,3G时代意味着无线内容更丰富了——比如视频通话、手机电视和文件下载,这在无线传输速度只有每秒十几K的2G时代,是无法实现的;而3G无线通信传送数据的速度,可以达到几兆甚至十几兆每秒。事实上,只要你购买一个小小的3G无线网卡,插在电脑的USB接口上,就可以借助3G网络高速上网。据近期统计,2009年,中国3G建设总投资达到1435亿元,建设基站数量达到28.5万个。而中国移动的TD网络,已经扩展到了38个城市。
2. 我科学家首次揭示铁基超导的三维超导特性
浙江大学物理系长江特聘教授袁辉球在铁基超导材料发现后不久便开始关注其特性。他通过采用脉冲强磁场等极端实验条件,极大地延伸了铁基超导材料的温度—磁场相图的研究范围,并发现了令人惊异的现象:铁基超导材料(Ba,K)Fe2As2在低温的上临界磁场几乎与外加磁场的方向无关,具有“各向同性”的特征。这是首次在二维层状的超导体中发现了超导态的各向同性,为揭示铁基超导材料的形成机理提供了重要的物理信息。 1月29日,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自然》杂志评审专家认为,这是超导研究领域一项非常独特而重要的发现,将对研究铁基高温超导形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3. 院士涉假引发学术界反思
工程院院士李连达流年不利。年初,署有他名字的,由他在浙江大学药学院的研究生撰写的几篇学术论文,被人揭发有剽窃和抄袭。消息一出,公众哗然——中国学术界不端行为之泛滥令人愤然与无奈。这次牵扯到院士,看浙江大学怎么应对? 几个月后,浙江大学宣布了最终处理结果:涉假人员被赶出浙大;李连达作为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负有管理不严的责任,院长任期届满,不再续聘。
“李连达事件”,不仅是院士本人的横祸,也是中国学术界的尴尬。兼职院长一年只出现五六天,导师在毫无贡献的论文上署名,研究生为多发论文毫无道德底线,种种怪象在科研院所已经见怪不怪了。正是因为这个,李连达成了公众积怨释放的矛头所向,当了一回“靶子”。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涉及学术不端的新闻真不少:武汉理工大学校长被揭抄袭,辽宁大学副校长也被揭抄袭(这两起最终归咎于学生),西安交大教授被老师举报造假并打起了官司,武汉发现了代写代发论文的公司……网络传播的时代,以一人之力也可以将学术不端行为大白天下。可以预期,网络上对学术不端的口诛笔伐未来几年将不会停止,除非造成学术界乱象的现行弊制能够废止。
4. 我国最大的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竣工
4月29日,一座“鹦鹉螺”状建筑在沪竣工,有人称它是“一台可供多用户使用的超级显微镜”,也有人说它发出了能够照亮微观世界的“神奇之光”。它就是“上海光源”,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大科学装置和大科学平台。 作为大科学平台,“上海光源”将为不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融合创造条件,为组建综合性国家大型科研基地奠定基础。“上海光源”可同时容纳几百名来自不同学科和高技术领域的科学家、工程师开展科学实验。未来可容纳的研究人员将达上千名。这些人同时使用“上海光源”,能够创造特有的科研氛围,为不同学科间的学术交流提供了天然的优良条件。
5. 我建成世界最大口径的大视场光学天文望远镜
一台天文望远镜,口径大于6米,视场为5度。乍一接触这两个数据,大多数人并不知意义何在。但如果加个注解:相近口径的常规天文望远镜视场小于1度,这其中的突破和飞跃便一目了然。而实现这一突破的,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目前国际上口径最大的大视场望远镜——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6月4日,它在国家天文台河北兴隆观测基地通过国家竣工验收,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具备极大口径望远镜自主研制能力的国家之一。
6. 我科学家首次证实iPS细胞的全能性
一只名为“小小”的小老鼠诞生引起了大大的震动。因为它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利用iPS细胞(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克隆出的活体实验鼠,从而证实iPS细胞与胚胎干细胞一样具有全能性。这项研究的完成,避免了使用胚胎干细胞引发的伦理争议,在器官移植、基因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外媒称这“为克隆成年哺乳动物开辟了全新道路”。7月23日,英国《自然》杂志和美国《细胞·干细胞》杂志分别在其网站公布了相关研究。
7. 创业板“十年磨一剑”
10月23日,期盼10年之久的创业板市场正式启动。这不仅是2009年资本市场的最引人关注的重大事件,对科技领域而言同样是一针强心剂,因为这给那些处于创业或成长阶段的小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和创新企业,提供了一条直接融资的渠道。从创业板市场所受理的企业和上市企业构成来看,也充分体现了创业板市场服务于自主创新、成长型企业的市场定位和特色。证监会统计,目前所有已受理企业、发行上市企业中,主要集中于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服务等行业,比例约为68%。
8. 我国成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
一天的计算量,相当于一台Intel双核CPU、主频为2.5GHz的微机连续工作160年;存储量相当于4个国家图书馆藏书量之和;可以为全国13亿人民每人存储1张高清晰照片;系统总重量相当于19个神舟飞船…… 。10月29日,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在湖南长沙一亮相,一连串的数据便令人震惊。而令人振奋的是,它的出现实现了我国自主研制超级计算机能力从百万亿次到千万亿次的跨越,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9. 人民科学家钱学森逝世
10月31日,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以98岁高龄逝世。在他曾经生活、学习、工作过的地方,人们举行了几天的悼念仪式,怀念他的功绩。这位人民科学家的葬礼备极哀荣,人们用他的事迹教育下一代。 钱学森被称为中国火箭之父和航天事业奠基人(“航天”这个词就是他创造的)。他出生在书香世家,少年聪慧。从交通大学机械系毕业后,他来到清华学习飞机设计并赴美留学。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他跟随力学家冯·卡门研究超音速飞机课题。同时他还参与了当时最前沿的火箭制造小组,在二战中为美国火箭研制做出了重大贡献。二战结束时,钱学森已被公认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天才。
10. 我科学家首次提出“人类泛基因组”概念
国际著名科学期刊《自然》12月7日在其生物技术分刊《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了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领衔、华南理工大学主要参与的合作研究成果《构建人类泛基因组序列图谱》。这篇论文树立了新的人类基因组测序标准,为未来医学研究指明了方向,反映出我国基因组学在世界的领先地位。
声明:《2009年中国国内十大科技新闻排行榜-,综合排行-事件榜(附2023年排行榜前十排名名单)》一文来源于网络,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版权均归属于其原作者所有。本站承诺不将本文用于任何商业行为,仅为传递知识性正能量信息。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或发邮件到1791363168@qq.com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