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科幻新作《信条》(Tenet)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公映,受疫情影响陷入暗夜已久的全球影院业,终于迎来了黎明。
自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大部分国家的影院纷纷关张停业,直到6月份才陆续重新开放。而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美国,因为染病人数始终居高不下,许多影院至今仍无法复业。受此拖累,原本排好档期的好莱坞大片,不得不纷纷延期上映或者干脆撤档。在正式上映前,《信条》的档期同样是一推再推,最终出品方华纳兄弟决定自8月26日起,在部分疫情趋缓、影院得以开放的地区先行上映。
《信条》剧照
8月28日,《信条》在韩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地上映,轻松拿下周末票房冠军;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它在英国、法国、德国等地同样一举夺魁。而在北美地区,上周末适逢劳动节小长假,《信条》在已经开放的2810家影院(含272家IMAX影厅)里,拿下2020万美元(含280万美元IMAX影厅票房),表现也是相当不错。毕竟,该片是疫情爆发以来,影院公映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好莱坞大片,加之原本同档期的《花木兰》选择走线上平台,一时之间几无对手。不过,在中国内地,《信条》遇到了已经上映了三周的《八佰》的猛烈狙击,最终惜败,只能屈居周末票房榜的第二位。
在上个周末的三天中,《信条》的中国内地票房均被《八佰》力压。其中,差距最小的是周五(9月4日)《信条》首映当天——即便在排片占比达到42%的绝对优势下,即便在IMAX的票价远比一般影厅昂贵的前提下,《信条》5694万元人民币的票房仍稍稍低于《八佰》的5719万元人民币。票房差距最大的一天是周六(9月5日),《八佰》拿下9211万元人民币,《信条》则为8026万元人民币。至于周末三天的总票房,《八佰》约为2.2亿元人民币,《信条》约为2亿元人民币——这一成绩略好于诺兰的前作《敦刻尔克》,登上其作品在中国内地的最高开画纪录。
为何诺兰大神的新作没法打败上映已三周的国产电影?不少团体组织集体观摩《八佰》推高票房固然是原因之一,更显著的还是在于《信条》本身并非爆米花电影。在首映日之后,“看不懂”、“无聊”、“故弄玄虚”之类的观众口碑不免迅速发酵,令许多想在周末看个电影放松身心、对个人的欣赏兴趣有自知之明的观众敬谢不敏。
《信条》在“烂番茄”上的评分并不十分出色
事实上,不单单是中国观众,不少国外观众也是怀抱类似的观感,所以也就难怪影评网站“烂番茄”上的观众评分只有79%——这里面应该还包含着观众久未见大片上映而打出的“同情分”。而“烂番茄”的专业影评人评分甚至还要更低。《纽约客》的Anthony Lane评价该片生硬、缺乏感情,即便在理应让人动容的情节上,也显得干巴巴;《圣路易斯邮报》的Daniel Neman认为,“如果你把情节点都写下来,再用圆圈、箭头、彩色笔一一标注清楚,或许你就能清楚发生了什么,但是这部电影真的不值得你这么忙活——更何况还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电影院里。”
即便如此,赖于内地贡献的2亿元人民币票房,《信条》的全球票房还是一举冲破1.4亿美元,就此成了疫情爆发以来,第一部票房超一亿美元的好莱坞电影。英国、法国等各电影市场,也在《信条》的助推下,周末票房有大幅提升。中国内地的周末总票房报收4.7亿元人民币,虽然相比于前两个周末6.5亿元人民币有所逊色,但在全球范围内依旧一枝独秀。而内地周末票房冠军《八佰》的总票房已经超过24亿元人民币,无疑是疫情爆发以来,全球票房最高的影片。
《八佰》的总票房已超过24亿元人民币
声明:《信条全球票房超1.4亿美元,中国十大票房最高电影排名(附2023年最新排行榜前十名单)》一文来源于网络,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版权均归属于其原作者所有。本站承诺不将本文用于任何商业行为,仅为传递知识性正能量信息。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或发邮件到1791363168@qq.com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