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在已是众人皆知的OLED,将其性能提高到实用水平的是美国伊士曼柯达(Eastman Kodak)的前研究员邓青云,他也是诺贝尔奖的候选人。在1950年代被发现的OLED如今已成为电视机和智能手机显示屏的主角。
美国苹果9月16日推出的iPhone14理所当然采用了OLED。OLED的亮度提高,在室外也容易看清。苹果从2017年开始采用OLED。
苹果发布的“iPhone 14”系列 (9月7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韩国三星电子等销售的折叠屏智能手机也需要加工性出色的OLED。近年来,任天堂的Nintendo Switch等游戏机也采用OLED,需求不断扩大。OLED在大尺寸高档电视上也在普及。
OLED显示屏是元件发光的“自发光型”,与需要背照灯的液晶显示屏相比对比度(明暗比)出色,可以表现鲜艳的影像,并且既轻又薄。有机材料具有柔性,还能够制造可弯曲的产品。
OLED这个词本来是指对有机材料(碳氧化合物)加载电压时发光的物理现象“电致发光(EL)”。这种物理现象是在1950年代后半期发现的,当时耗电量高,发光极弱。
1987年就职于柯达的邓青云在论文中发表了在低电压下发亮光的OLED。但开发的元件很快就不发光了,也有人说“就连圣诞树也做不成”,柯达暂停了研究。了解到这个信息的先锋、NEC、三菱化学、出光兴产等日本企业尝试把OLED应用于显示屏等。
首先实现OLED电视机商品化的是索尼。2007年,索尼以20万日元的价格推出了11英寸的“XEL-1”电视。厚度极薄,大约为3毫米,鲜艳的色彩引发关注。
但产品竞争越来越激烈,日本企业在投资竞争中落后,OLED领域成为韩国企业的专场。2021年的市场份额(按金额计算)三星电子占到大约6成,LG显示器占到大约2成。紧追其后的中国最大面板厂商京东方科技集团(BOE)一直在增强产能,考虑在四川省成都市建立新工厂。
据美国调查公司DSCC统计,构成显示屏的OLED面板2021年的世界需求同比增长51%,达到1473万平方米。其中来自电视的需求为766万平方米,来自智能手机的需求为633万平方米。
虽然OLED的总需求不到液晶面板(2.4633亿平方米)的十分之一,但持续保持高增长率。预计到2026年OLED面板的需求将达到2684万平方米,是现在的约2倍。目前,OLED面板的成本是液晶面板的2倍以上,主要用于智能手机等的高端机型。DSCC预测到2024年在智能手机领域OLED面板将反超液晶面板。
获得京都奖的邓青云(左)(2019年11月10日,京都市)
为OLED实现实用化做出贡献的邓青云来自香港,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进入了柯达公司。他不仅在OLED领域,还在光伏电池的研究领域取得了成绩。2011年获得了被称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以色列沃尔夫奖(化学部门),2019年获得了稻盛财团(京都市)的京都奖。
声明:《皆知的oled美国伊士曼柯达是什么(附2023年最新排行榜前十名单)》一文来源于网络,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版权均归属于其原作者所有。本站承诺不将本文用于任何商业行为,仅为传递知识性正能量信息。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或发邮件到1791363168@qq.com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