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如果一个人感叹穷得只剩下钱,那周围人基本就认为他在炫富,事实上,一个中国人敢这么说,除了骗子和恶作剧,肯定是真不差钱。
但如果你在津巴布韦这么说,那你就真的穷得只剩下钱,除了钱,其他的你什么都没有。
为什么穷,还能剩下钱?答案自然是钱不值钱,钱是这个国家里最廉价的东西。
钱本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怎么成了最廉价的东西?当一个国家的货币成了本国最廉价的东西,那这个国家会是一种什么状况呢?
让我们走进非洲,走进以货币贬值闻名世界的津巴布韦,看看这个非洲南部的小国是如何一步步走进恶性通货膨胀的深渊的。
01 形同废纸的垃圾货币
在津巴布韦,说它的货币如同废纸,一点不夸张,甚至有时候它还不如废纸,一张张一捆捆的钞票丢在街头,别说疯抢了,人们都懒得去捡。
这些钞票就如同被风吹落的树叶一样地堆在那里,说它形如废纸,还不如废纸受欢迎呢,毕竟,废纸还能当废品回收。
津巴布韦货币疯狂贬值的2006年,货币的购买力每天都在飞速下降,以至于津巴布韦的人民出门都要带成捆的货币。
坐一次公交要3万亿元,一个鸡蛋要上万亿,挑着一扁担沉重的钞票去菜市场就换回几斤米面。
用一箱子的钱只能买回一卷卫生纸,穷人干脆直接用钱当手纸,还能节省点。
在高达1000%的通货膨胀率下,今天一个面包一万元,明天就变成十万元,后天就成一个亿,每天物价上涨的速度堪比坐火箭。
买东西,大家已经没办法数钞票了,干脆直接把钱论斤称,有的人称重都懒得称,直接用手量钱的高度,大致估算一下。
反正不值钱,多几千亿,少几千亿,双方都不计较。
到2009年,津巴布韦通货膨胀率最高达到令世界瞠目结舌的89700000000000000000000%,零太多,连政府都一度放弃统计通货膨胀率。
在经济学上,一般界定每月通货膨胀50%以上就被称为恶性通货膨胀,津巴布韦的这个通货膨胀率,连经济学范畴都要容纳不下它了。
在这么高的通货膨胀率下,没有人会去存钱,每个人都想着在钱彻底变成废纸前花出去。
津巴布韦人民纷纷把家里的存款拿来囤物资,因为谁也不知道明天的商品价格是多少,明天市场上还有没有自己需要的商品。
津巴布韦经济开始全面瘫痪,国民人均产值降到0.01美元,市场上食物、百货等各种生活物资都极度匮乏,学校医院都无法正常运营。
在这么恶性的通货膨胀下,津巴布韦政府奇葩的对策是继续印钞票,提高纸币面额的印钞票。
津巴布韦币最初面值是5元、100元,然后开始加码到50万,最后直接100000000000000,一百万亿,眼神不好的都数不清有几个零。津巴布韦街头随便拎个小朋友都是百万亿富翁。
2001年,100津元可以兑换1美元,十年不到,2009年10的31次方的新津元才能兑换到1美元,津巴布韦元彻底沦为垃圾货币。
成为垃圾货币的津巴布韦钞票,即使面额达到100万亿,降低油墨纸张的质量,货币价值都没有印刷成本高。
津巴布韦政府开创了人类货币史上的先河,史无前例地走到货币发行越多越亏本的地步,只好放弃了本国货币,改用美元,南非兰特等其他的外国货币。
02 曾经的富裕
津巴布韦在陷入恶性通货膨胀深渊之前,曾经是非洲仅次于南非,排名第二的富裕国家。
在1982年,它的人均国民产值就达到1100美元,是当时中国的4倍之多。
津巴布韦位于非洲中南部,和赞比亚、南非、莫桑比克毗邻,国土面积约39万平方公里。
非洲大多国家干旱少雨,气候炎热,但津巴布韦这一区域因地势原因,土地肥沃,雨量充沛,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种植。
津巴布韦的农业曾经非常发达,一度是非洲的粮仓,被誉为非洲的面包篮。
上世纪80年代,有几年非洲大旱,津巴布韦向15个非洲国家出口45万吨玉米,用自己的粮食养活了非洲饥民。
它还曾经是世界烟草的第二大烟草出口国,我国的中华烟部分烟草就来自津巴布韦。
烟草作为高价值的农作物,利润非常惊人。
种植烟草的利润有多大,如果按亩产来计算,种植烟草比种玉米高出57倍,比大豆高出59倍,这就相当于,200亩的烟草,和一万亩大豆的价值相当。
除了农业,津巴布韦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在它3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下,蕴藏着近40种珍贵矿物。
其中铬、黄金、石棉和煤的产量或储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津巴布韦的铬矿含铬的氧化物达50%以上,是世界上最优质的铬矿之一。
同时,储量高达5000多万吨,位居世界第二位。
津巴布韦还是世界上重要的黄金出产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它的黄金年产量平均在三十吨左右,位居世界前十。
津巴布韦也是主要的象牙、鳄鱼皮出口国,鳄鱼皮是世界顶尖奢侈品包的主要原材料,而津巴布韦的鳄鱼皮以优质闻名,有鳄鱼之乡的誉称。
无论地上,还是地下,津巴布韦都可以说是上天的宠儿,非洲的福地宝国。
正是得益于农业的发达,丰富的自然资源,津巴布韦的经济发展水平曾一度仅次于南非,在工业上更是迅速超越非洲其他国家。
在上世纪80年代一度被称为非洲工业最发达的国家,那时,津巴布韦的货币也是非常值钱的,1津巴布韦元可以兑换1.47美元。
03 货币贬值的原因
曾经那么富裕,有如此得天独厚自然条件的津巴布韦是如何引发恶性通货膨胀,变成世界上最穷的国家呢?
提到这个问题,我们要从津巴布韦的历史开始说起。
因其得天独厚的气候自然条件,适合人类生存。源于11世纪,南部非洲的绍纳文明就诞生在津巴布韦,这个文明促进了中世纪的非洲与印度洋商队贸易往来。
19世纪,英国殖民者开始了全球殖民地扩张,津巴布韦有如此丰富众多的矿产资源,自然成为了侵略者眼中的大肥肉。
弱小落后的津巴布韦部落文明根本不是英国殖民者的对手,整个部落国家沦为英国殖民地。
但再弱小也不会甘愿被压迫灭国,津巴布韦的人民一直都没放弃过反抗,始终在争取着独立自治机会。
1980年,津巴布韦终于独立,成立了津巴布韦共和国,正式开启了独立自主的国家生涯。
刚独立的津巴布韦一片欣欣向荣,在20世纪80年代,GDP平均每年增长5%,90年代为4.3%。
凭借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津巴布韦沿着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在前进,国家前景看起来光明又美好,可是2002年的土地改革把这一切都打破了。
1980年津巴布韦独立时,4000名白人农场主占据着全国75%的土地,而700万黑人仅占有25%,这引起了当地黑人的强烈不满,他们要求白人归还土地,无偿分给本国黑人。
为缓解土地矛盾,在津巴布韦独立时,和英国签订了关于白人归还土地的协议。
协议规定,白人农场主可以继续拥有土地20年,津巴布韦政府不能轻易改动,在这期间英国等西方国家给津巴布韦提供各种援助,帮助其发展经济。
同时逐步进行土地所有权的转移,由英政府出资,津政府运用赎买政策从白人农场主手中购买土地,再将其分给当地黑人。
本来这种土地改革逐步进行,不会产生大的社会动荡,但有金钱权利交易的地方,就容易滋生腐败,津巴布韦政府也免不了落入这个俗套。
英国出资购买白人农场主土地的钱很多没到农场主手里,而是落入津巴布韦政府官员的口袋。
津巴布韦政府的腐败,正好给了不想继续出资的英国政府一个绝好的理由。
在1999年,英国等国以津巴布韦官员腐败为由停止了出资,津巴布韦政府也不愿出钱,到这一步,土改进行不下去了。
等了将近20年还没拿到土地的当地黑人愤怒了,他们于2000年初开始进攻白人农场,抢占土地,双方矛盾不时激化。
如此紧要关头,津巴布韦政府竟然忽略了思想上的矛盾,在黑人和白人的土地抢夺矛盾中,听之任之,没有及时采取合适的措施予以协调解决。
以英国白人为代表的西方列强,觉得自己利益受损,对津巴布韦政府大为不满,于是开始在经济上制裁封锁津巴布韦。
津巴布韦经济本来就极度依赖英国等西方,被制裁就意味着进出口的停滞。
但我们前面说过津巴布韦是非洲的粮仓,即使工业瘫痪,人民也不至于饿肚子吧?
可事实很残酷,白人农场主被赶走的同时,先进的农业管理经验也被带走了。
面对白人农场主留下的现代化机器,很多黑人不会使用,更缺乏现代化农场管理的经验,这就使得他们种植的农作物亩产非常低。
同时,他们为了追求高利润,放弃了粮食作物的种植,改种烟草,一旦被限制出口,烟草肯定不能当饭吃。
更有一部分人,拿到土地,什么也不种,玩起了租赁买卖的游戏,致使土地白白荒废。
面对国际上的制裁,国内的混乱,津巴布韦政府没有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反而大量印发货币,妄想通过多发行货币来减少财政上的支出,稳定市场。
违背经济规律,饮鸩止渴,结果只能是纸币数量的大量增多,货币贬值,通货膨胀更加严重。
好在,自2009年开始,津巴布韦政府开始采用美元等外国货币作为过渡后,在国际上各国包括我国的援助下,经济开始了复苏,人民生活也逐渐趋于稳定。
2019年,津巴布韦政府终于又重新发行了本国货币,这也代表着津巴布韦的经济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经济一直都是一个国家的命脉,一旦经济出现问题,人民就不可能过安稳幸福的生活。
津巴布韦只有凭借自然环境,矿产丰富的优势,脚踏实地地发展经济,提升综合国力。
这样才能在世界经济局势变化的风云中,为本国人觅一方安稳的天地。
声明:《津巴布韦币为什么那么不值钱,津巴布韦货币贬值原因(附2024年最新排名前十名单)》一文来源于网络,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版权均归属于其原作者所有。本站承诺不将本文用于任何商业行为,仅为传递知识性正能量信息。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或发邮件到1791363168@qq.com处理!